前言
现如今老百姓看病是越来越贵了,仅仅一个小的发烧感冒,可能都要花个几百上千,要是稍微严重点的病,甚至能看到倾家荡产。
那么这些钱都被医院赚走了吗?
其实不然,大部分医院不仅不挣钱,甚至有的已经亏到倒闭。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我们拿了那么多的钱看病,医院还不挣钱呢?
郑大一附院的收支
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官网公布了其年度收支,报表中显示,他们仅在2023年收入就达到218.78亿元人民币,
这样平均算下来,这所医院每日的营收都在6000万元上下,这一下可把郑大一附院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时间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言论,一些人认为,难怪我们百姓看病要花那么多钱,原来人家医院一天都要赚6000万元。
还有的人会觉得,既然医院每年能挣这么多钱?为什么还要地方补贴扶持,甚至还要让我们缴纳医保,这不是都落入医院的口袋里了吗?
首先这里需要科普的是,实际上我们地方所有的公立医院都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它们的所有盈利并不能用于投资其他,只能继续投入医院的发展。
因此即使一些公立医院的收入有些盈余,这些钱也只能投入在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各种设备更新以及医院的各项发展中。
而郑大一附院中218亿元的营收,也并不是纯收益,在2023年,该医院的总支出也高达208.34亿。
这样算下来,郑大一附院一年的纯收益大概只有10亿元左右,这虽然看上去也不少了,但是实际上,这里面还有政府对其发放的9.8亿财政拨款。
由此来看,该医院能够日入6000万元,也不过是表面上的风光,实际上这么多钱也就刚刚足以应付其开支而已。
而且,郑大一附院还是“亚洲最大的医院”,每天来这里就诊的患者能达到上万人次,即便如此,该医院的收支也就刚刚达到平衡,更不用说那些规模更小,收入更低的医院了。
根据21年的数据来看,我国所有公立医院中收支有盈余的只占百分之5,其中有超过百分之20的医院都处在亏损之中,而剩下四分之三医院的营收只能维持其开支。
那么为什么还会造成这一现象呢?既然医院不盈利,我们为什么看病还要花那么多钱呢?这些钱最终都会到哪呢?
医院的苦衷
如今我们大家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到医院看病越来越贵了,记得小时候我们发烧感冒可能吃几块钱的药就治好了,可是如今来到医院,没有个三五百的怕是下不来。
因此有许多老年人为了省钱,即使得病了也不愿意来到医院检查,因此而耽误了许多病情。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一现象呢?首先我们就要聊到一个医疗膨胀的概念,医疗膨胀和通货膨胀一样,是同一时期医疗物价上涨同时货币出现贬值的现象。
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方面的开销也在快速上涨,因此,前些年我们可能感冒了来医院花几元钱就能看好,到了今天随便来药房开点药就要花个几十上百元。
根据金融咨询机构Mercer Marsh发布的《全球医疗及货币通胀率对比报告》中的数据来看,
仅在2016年到2023年之间,我国在医疗方面的通胀率就达到了百分之9~11,而同时期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也仅仅只有百分之2左右,所以医疗通胀率已经完全超过了我国的物价上涨率。
而根据2023年我国医疗收支的数据来看,这年我国卫生总费用达到了72306.4亿元,比2023年增加了6465亿元。
这其中政府财政承担30.4%,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等社会共济手段承担了41.8%,由居民个人现金负支出了27.7%。
这也就是说,2023年,我国人均花费在医疗方面总费用为5146.4元,这对于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来说可是比不小的数字,因此医疗也会成为一些家庭的负担。
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我国医疗的发展速度较快,所以医疗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很快,医院每年都需要从国外引进大量的先进设备。
这一方面就占据了医院绝大部分的支出,而且很多国外的设备都是被他们垄断的,因此他们也可以对我国医院漫天要价,这也无疑增加了我国的医疗成本。
其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如今世界上的医疗手段也变得更加先进,相比较过去,如今我国个医院的检测项目多出了几十种,对于患者的检测内容更加详细了。
这可以让医生更加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减少出现误诊或者医疗事故的发生,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看病的成本。
除此之外,近些年我国医疗人才的成本也比较高,根据数据统计,我国2023年公立医院花费在人员上的支出就占到了百分之35.94。
和其他行业对比来看,我国一些工商银行这种处在金字塔顶尖的行业,其员工的薪资也不过才占公司总支出的百分之3.68。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公立医院再人员薪资方面的支出有多大,如果这些支出全都是发放给骨干医护人员的也还算好。
可是医院中还存在着大量冗余的行政岗位和联系户,其中一些后勤、划价处、药房等人员竟然比一线医护人员比例还高,因此也就产生了一些光拿钱,不干事的冗员。
最后,随着我国近年来医疗事业的发展,各个医院也在不断的进行扩建,这就需要用到大量的资金。
而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对医院的财政拨款有限,因此一些入不敷出医院会选择向银行贷款,其中的利息也是造成医院收支失衡的新的原因。
这时候有的人就会问了,既然扩建这么费钱,好好呆着不就行了,为什么这么多医院还会选择扩建呢?
其实医院不停的扩建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如果他们不这么做,其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就会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医院的评级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这也和医院员工的工资直接挂钩,所以只有不断的进行扩展建设,才能跟上医疗领域发展的节奏,不然那些患者很可能就会选择去其他医院诊治。
因此也就形成了一种现象,一些医院不花钱升级和扩建就会被淘汰,而想要扩建的话就必须向银行贷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因此,大部分人可能会有一种固化的认知,觉得每年我们看病要花那么多钱,医院肯定很有钱,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实际这些医院不仅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赚钱,甚至有些医院由于资金的亏损,一度进入到倒闭的情况,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倒闭的医院
2023年3月的时候,我国四川乐山市的一所公立医院就曾被迫倒闭,直至倒闭之前,该医院的医护人员已经有三四个月没有发下工资了。
有些人就会问了,医院每年收入那么高,怎么还会面临倒闭的困境?
其实早在新冠环境之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的亏损就达到了2000万元之高,导致其对很多供货商的货款都没有支付。
后来随着环境的扩散,由于封控的原因,来这家医院诊治的病患不断的缩减,渐渐的这家医院的资金缺口无法被填补,这时候一些供货商对其发起了起诉,这也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后来随着这家医院的账户被冻结,他们连最基本的运营都成问题了,到了3月27日的时候,该医院由于资不抵债,被迫宣布倒闭。
在此之前,河南省省立医院也被曾出现过倒闭的风险,2023年的时候,河南省立医院被曝欠款超过3亿元。
为了讨回这些欠款,当地12家单位将其告上法庭,于是银行还扣押了河南省立医院所有的资产,该医院随时面临停摆的危险。
到了2023年3月4日,河南省委、省国资委、省卫健委宣布,河南省省立医院回归省卫健委,将由郑大一附院全面接管,列为郑大一附院港区医院,因此这家医院才没有落入倒闭。
如此多公立的大医院都纷纷面临倒闭的风险,就更不用说那些私营的或者规模小一些的医院了,自环境以来,我国已有2000多家民营医院破产倒闭,甚至还有超过4000家以上的医院进入亏损。
那么面对这一系列的境况,我国医疗体制又做出了哪些变化呢?
如今的医改新规
我国的医疗体制变化,始于2009年3月,旨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并使医疗更加公平。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新的的进展。
首先,我国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新规措施,以改善医疗体制。例如在2009年,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就推出了一项新的医疗变化方案。
这项方案旨在加强医疗服务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此外,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还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以鼓励医生加强专业技能,并增加医生的医疗补贴。
其次,我国政府在医疗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以改善医疗设施和设备,同时建设许多先进的医院,并升级现有的医院设施和设备。
此外,我国政府还投入了大量资金,以扩大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并增加基层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再次,我国已经加强了医疗服务的监管和评估。例如,我国政府建立了一个医疗监管机制,以监管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我国政府还对医院和医生的工作进行评估,以确保医疗服务达到了地方规定的标准。
此外,我国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以降低医疗成本,并使医疗更加公平,其中我国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的医保制度,以帮助人们负担医疗费用。
不仅如此,我国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以鼓励医院和医生采用更有效的医疗技术,并降低医疗成本。
如今通过这些医改新规的执行,我国在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其中可以明显看到的是,我国的医疗质量已经得到了显著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此外,医疗成本也有所降低,并且医疗服务也更加公平了。
如今我国的医疗质量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主要归功于对医疗设施和设备的投入以及对医生的培训。此外,我国政府还鼓励医院采用更先进的医疗技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变化,医疗服务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部分医院已经开始采用电子病历系统,以加速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而且,我国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以改善医疗服务的流程,减少冗余和重复医疗过程。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降低医疗成本。例如,通过实施医保制度,帮助人们负担医疗费用。
此外,我国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措施,用来鼓励医院和医生采用更有效的医疗技术,以降低医疗成本。
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改善医疗体系,以确保医疗服务更加公平。通过变化医保制度,使得农村地区的居民和城市居民都能够享受到相同的医疗服务。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新规,以促进医生到农村地区工作,以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
我国的医改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已经取得了一些新的的进展,到了今天,我国政府将继续努力改善医疗体制,以确保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郑大一附院年营收超75亿元:“全球最大医院”的成绩与争议 王勇 我们经济周刊
全球医疗及货币通胀率对比报告 Mercer Marsh
医药科技投入、产业结构与居民医疗支出 余子鹏; 江必武 科技与经济
我们居民医疗支出不公平性分析[J]. 魏众;B·古斯塔夫森.经济研究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情况和管理探索 赵进进; 乔伟伟 河南科技
成“全球最大医院”并非好事 领导决策信息
本文来自作者[向真]投稿,不代表利天创世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qlvyou.com/cshi/202509-627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利天创世的签约作者“向真”!
希望本篇文章《原创:我们最大医院日入6000万却亏损,资金流向何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利天创世]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前言 现如今老百姓看病是越来越贵了,仅仅一个小的发烧感冒,可能都要花个几百上千,要是稍微严重点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