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3日,在桂林市象山区人民法院与位于北京市的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之间,进行了一场特殊的鉴定活动---在线视频“隔空听证”。该院受理的一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双方当事人、鉴定机构医疗鉴定专家通过法院与鉴定机构间联通的视频会议方式,顺利地完成了法医临床鉴定专家会诊和询问听证。
听证会分会场画面截屏
刘家红主任(中)出席观摩并听取工作汇报,(左二)石文军副院长
市中级法院司法技术管理科刘家红主任、象山区法院石文军副院长、李莉专委以及桂林市部分县(区)法院的对外委托案件承办人进行了听证会旁听观摩。据悉,在对外委托司法鉴定活动中采取远程线上模式,在桂林市法院中尚属首次。
听证及观摩现场一
本次远程听证会分别在位于桂、京两市的象山区人民法院和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设立视频会场,案件主办人、对外委托案件承办人及协办人、原告(患者)被告(医院主治医生及投诉部门)与医疗鉴定专家组成员分别在桂、京两地会场参加了听证。听证会经过当事人陈述、诊疗过程专家询问及病历材料核对等环节后,历时50分钟顺利结束,至此,这起因“新冠” 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中断了近两个月的司法鉴定工作得以继续推进。
现场观摩一
现场观摩二
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在的暴发使该院案件的审理、执行及相关联的各项工作受到较大影响,最突出的是办案期限普遍延长,作为审判辅助工作的对外委托司法鉴定工作也不例外。正常情况下的鉴定活动医疗鉴定听证,经鉴定机构案件审查受理、会诊排期、鉴定专家组成员名单抽取等程序环节且确保专家如期到位后,双方当事人及案件主办法官、委托案件承办人仍需按期前往鉴定机构方可举行鉴定听证,而疫情的影响使这一延续多年的听证模式无法实施,法院和鉴定机构都有不少委托鉴定案件处于“暂停”状态。为了尽可能减少和摆脱“新冠”疫情对鉴定工作的影响,象山区人民法院积极与区内外有关鉴定机构联系沟通,寻求和尝试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渠道和办法,对已受理且具备专家听证会诊的委托鉴定案件,通过远程线上的方式进行听证,得到了北京、重庆、湖南等多家鉴定机构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双方网络技术人员顺利地进行了技术对接和联网测试。根据安排,象山区人民法院近期将有两起医疗鉴定案件拟举行线上听证。
刘家红主任主持会后分析讨论
向观摩人员介绍远程会议操作
通过远程线上方式进行鉴定听证,是对当前“疫情”环境下解决对外委托司法鉴定有关问题的实践尝试,此举有益于解决当前对外委托鉴定工作重要节点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促进案件审理、委托鉴定流程运行,减轻当事人的经济负担,同时,对远程线上这一新模式在审判辅助工作中的常态化运用,积累了实践经验,有益于当前及今后司法辅助工作的改进创新。
听证会结束后,市中级法院司法技术管理科刘家红主任现场听取了到会基层法院今年以来对外委托案件办理情况汇报,并就如何应对特殊环境,适应司法辅助工作改革新要求,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树立改革思想,强化创新意识,围绕提升质效,拓宽工作思路。在当前委托案件逐年增加、全市法院着力提升审判工作质效,且疫情影响尚未消除的特殊背景下,各基层法院要积极拓宽工作思路,不拘泥于固有的工作方法模式,充分利用区内外的各类专业机构资源和社会专家技术资源为法院司法委托工作发挥作用,努力缩短委托案件办理期限。同时,积极开展信息科技手段在对外委托工作中的实践运用,大力提升工作质效;第二,司法辅助人员要坚持学习和实践并重,注重能力水平提升,更好地适应司法辅助的改革和未来工作发展的新要求。特别是入职时间不长的同志,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经验积累,尽快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第三,各基层法院要通过本次现场观摩和工作交流,对照查找本单位对外委托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分析成因对策,取长补短,实践创新,不断提升对外委托工作能力水平。
作者:唐万豪
编辑:唐柳丽
审核:李思亲
本文来自作者[乌孙文敏]投稿,不代表利天创世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qlvyou.com/zlan/202509-665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利天创世的签约作者“乌孙文敏”!
希望本篇文章《桂林市象山区法院创新举措:首例司法鉴定远程听证会成功举行》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利天创世]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2020年10月13日,在桂林市象山区人民法院与位于北京市的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之间,进行了一场特殊的鉴定活动---在线视频“隔...